发布日期:2025-08-19 06:43 点击次数:132
凌晨四点的曾都区,暑气已开始蒸腾。25岁的陈佳怡利落地套上近10公斤重的绝缘服,像披上一身密不透风的铠甲。当绝缘斗臂车将她托向15米高的夜空,这位曾都区供电公司首位00后带电作业女员工,即将开始又一次与10千伏高压电的"亲密接触"。
"考证时我是全班唯一的女生。"陈佳怡回忆道。面对"女孩能爬电杆?"的质疑,她把训练场当战场:清晨六点加练爬杆,深夜加做俯卧撑,56公斤的体重扛着10公斤绝缘服反复操练。14天后,她将原本不熟练时需要50分钟完成的考试项目缩短到30分钟完成,成功拿下证书。"行动是最好的回答。"她说。
"安全是刻进骨血的信仰。"在15米高空,陈佳怡的战场没有容错空间——她所触及的每一个位置,都带着10千伏高压的危险,进入绝缘斗臂车穿上绝缘服,是对她的一种基础保障,但操作稍有不慎,后果将不堪设想。"规章就是铁律,差一厘米都不行。"
展开剩余66%2023年深秋,两水突发线路故障。作为工作负责人,陈佳怡带队紧急出动。面对复杂的双层线路,她带领队伍在黑夜中坚守,顺利完成施工。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照亮恢复供电的乡镇,通宵奋战的年轻团队收获了"零投诉工单"。
"最暖是抢修时抬头看见居民楼的灯火。"三年来,她参与作业400余次,带队160多次,至今带电作业保持"零违章"。这个数字背后,是夏天绝缘服里能倒出汗水的坚守,是冬天高空作业时冻僵的手指仍在精准操作。
在带电作业班,陈佳怡有双重身份:既是老师傅们最年轻的徒弟,也是随州电力年轻化的象征。她珍视老师傅传授的"安全基因"——那些用数十年经验总结的操作口诀,那些面对突发状况的沉稳判断。
"女生心细是天然优势。"陈佳怡说。带电作业中,绝缘遮蔽重叠尺寸、安全距离把控都需毫米级精度。她的细致作风正改变着团队:"以前觉得女娃吃不了苦,现在她是我们的安全标杆。"班长评价道。
面对"00后躺平"的标签,她笑着展示手机相册:凌晨三点的故障现场、被汗水浸透的工作服、绝缘手套里被汗泡肿的双手。"我们这代人更懂珍惜,前辈探好了路,我们要跑得更稳。"
当城市沉入梦乡,陈佳怡的手机仍24小时待命。夏天要赶在九点前完成作业避免中暑,冬天需对抗刺骨寒风。被问及为何选择这份危险工作,她的答案朴实有力:"以前我是吹空调的人,现在成了守护千万空调运转的人。"
晨曦中,她结束又一次通宵作业。脱下绝缘服时,远处校园响起晨读声,早餐铺蒸腾着热气——这座城市正以她守护的光明开启新的一天。
"不是所有英雄都站在光里。"这位随州电力史上的首位00后带电女工,用15米高空的坚守诠释着青年担当:在无人喝彩处扎根,用专业守护每一盏灯火的温度。
来源:青春曾都
发布于:北京市